讨论区讨论详情

【学堂笔记】中国建筑史
2015-12-19 00:01:13


讲师:王贵祥教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

一、中国建筑概说

第一节 中国建筑概说

    1. 中国建筑特征

    1. 什么是中国建筑:中国建筑是指20世纪初以前的中国历史上的传统建筑。不包括20世纪以来建造西式、欧化的建筑,也不包括那些带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QQ20151218-3@2x.pngQQ20151218-3@2x.pngQQ20151218-3@2x.png

    2. 中国建筑属于东亚建筑体系:东亚建筑体系包括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的传统建筑,但是与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的传统建筑相比,中国建筑更具有起源性中心性的特征,还具有造型、结构和地域风格上的多样性(图1)。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的传统建筑是受到中国建筑影响的(图2)。明代的东亚的范围(图3)相当于欧洲的文艺复兴时代,中国的影响力所及还是很大的。

      QQ20151218-5@2x.jpg

      QQ20151218-3@2x.png

      QQ20151218-7@2x.png

    3. 中国建筑的特征:前辈学者建构的学术体系(梁思成和刘敦桢)

  • 梁思成:

    • 中国建筑特征的四个基本点:

          1.以木料为主要构材(wooden material)

          2.构架制之结构原则(frame construction)

          3.以斗拱为结构关键(bracket set)

          4.外部轮廓形式特异(distinct profile)

图示:          QQ20151218-8@2x.pngQQ20151218-9@2x.png

斗栱是中国建筑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几乎高等级建筑都有斗栱,而且有时候斗栱在建筑中起的作用非常的大(后面会讲)。


    • 与西方建筑完全不同的四个方面的特征(侧面总结):

          1.不求原物长存的观念(not pursue eternity)

          2.建筑活动受道德观念的约束(moral ideas)

          3.建筑布局重视等级与规则(grades and regulations)

          4.建筑艺术与技术依靠师徒传承,不依赖于书面传承(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 中国建筑的艺术的七个方面

          1.翼展的屋顶造型

          2.崇厚高大的建筑台基

      • 台基是中国建筑的一个大特点,如太和殿在三重台基上,台基在建筑中占的比重非常巨大、非常隆重,通过台基可以烘托出一座建筑的宏伟。

          3.正立面多为玲珑剔透的木刻造型:前廊(阴影)、勾栏、门窗、格扇

          4.建筑群有多重院落组成:庭院深深深几许,侯门深似海

          5.建筑色彩的施用:白色台基、黄色(绿色、蓝色)屋瓦、檐下彩绘(保护木材,创造室内华丽气氛,制造华美外观,等级分划)

          6.建筑平面分两种:一,整齐对称式;二,自由多变式

          7.在石结构力学特征上的认知不足(仿木石结构,违反了石材的特性)

图示:

QQ20151218-10@2x.jpg

老师补充:

中国建筑从整体上看色彩斑斓,特别是皇家的建筑,如故宫。南方的建筑粉墙黛瓦,又是一种色彩特点。中国建筑的布局有对称的,也有非常灵活多变的园林景观。

但是在石结构上中国走了一条不是很成功的路,把石结构当作木结构来对待,这样中国石结构建筑的发展多多少少受到了一些制约。(下图这座玲珑透剔的木塔,实际上是石材的。)

QQ20151218-11@2x.png

关于中国建筑的艺术,梁思成说:“ 观察西方传统建筑,我们就好像在看一幅西方的油画,可以从某一个确定的视角来完整的观察这座建筑,就像观察一副油画一样。但是我们观察中国传统建筑就很不一样,看中国建筑就像看一幅卷轴画。我们打开画面是慢慢展开的,一点一点的才能完整地把这幅画所表达的空间感觉出来。”如天安门前面有千步廊、天安门、端门、午门到太和门,到了太和殿还可以继续上台阶进入大殿。要想整体上了解故宫,除了完整地走一遍之外,只有鸟瞰的角度 对于平常人这是不大可能的。


  • 刘敦桢

    • 对中国建筑也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特征

      1、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 这其实也是梁思成曾经说过的所谓“墙倒屋不塌”的一个特点。中国建筑是用柱子来支撑的,不是用墙。

        下图左是敦煌壁画中的一个唐代建筑,这座建筑展示的是一个完整没有墙的木构架,人们正在这个木构架上进行操作,这就是典型的“墙倒屋不塌”,支撑结构和围护结构是各自独立的体系。这样的例子很多,随处可见。 

        QQ20151218-12@2x.png

         2、对于各种气候条件的充分适应性

      • 这是刘先生的一个独特的观点。确实, 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是,不论南方北方、不论高寒地区、平原地区都是适用的。  

        如云南大理民居在结构上、功能上和基本的造型上跟山西民居没有什么区别,但两者相差几千里,地区差别很大。

        QQ20151218-13@2x副本.jpg

         3、中国建筑的斗栱使它有可能消解水平力,这是抗震功能的特点。它的结构和围护功能的明确的区分,以及它的地区适应性,可以随便举出例子。

         4、材料供应比较方便


  • 对两位学者的总结:

把两位前辈学者的观点加以总结,为这门课归纳出五个特点

  1. 因地制宜的建筑材料

  2. 灵活自如的木架构体系(抬梁式、穿斗式)

  3. 既严谨对称又自由灵活的庭院式空间组织

  4. 玲珑剔透的正立面外观

  5. 色彩趣味多样的装饰处理

QQ20151218-14@2x.png


---------------------------------------------------


回复:

还没有人发言哦,来抢沙发吧~

请先登录

说点什么吧~

学堂公告

各位MOOCer大家好 (^-^)V

欢迎来到学堂在线广场~

在这里你可以玩活动,看资讯,晒笔记。

还可以交学友、发心情、聊人生。

在学堂的每一天,就从这里开始吧!

点击 广场指南 了解更多

推荐活动

我要举报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