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区讨论详情

教育社会学笔记,有要的可以带走。(十章)
2016-12-28 11:39:44

第十讲 全球化与中国教育改革

10.1 导入:我们的教育正在悄悄发生变化  4min

    QS 大学排行榜,清华大学位列全球第24名 师均引用率在过去的5年里一直有飙升,而且进步非常显著,已经引起全球学术界的特点关注,国内高校的竞争力也不断提升

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的开学典礼为培养全球领导人,提升全球领导力的一个精心打造的硕士学位项目。第一届招生便引来全球30个国家的110名优秀学生 会产生鲶鱼效应:通过向中国顶尖型大学输入全球视野的教育目标,课程体系还有学生,以此来改变中国顶级大学的人才供给模式,又会反过来激励全球顶级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供给方式,从而改变全球领袖型人才的供给模式,而这又反过来刺激全球各国家的顶尖人才培养模式和规格,从而带动全球领袖型人才的培养和供给。如美国华盛顿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的全球创新学院也是对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搅动吧。清华学堂也明显的变化:   东西文化荟萃一堂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与全球共呼吸共命运的意识越来越强烈。这就是全球化,这是当下一种潮流,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对高等教育都会产生冲击。

 

10.2 全球化概念,定义与测量   12min

    信息在全球的等时传递是全球化一个重要技术条件,全球贸易需要货币,即世界货币体系如世界货币组织与世界银行 WTO

    (一)全球的教育性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97年提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   全纳教育,特别是社会不利基层享有教育权利

    (二)全球化是社会关系和社会交换在空间形态的变迁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跨州跨地区的社会活动以及权力实施的网络(物质层面、规范层面、符号层面:英语)

    (三)各国各地区的全球化如何测量:经济(外贸依存度:货物的跨国、外国直接投资即资本的跨国:一国的投资者(自然人或法人)跨国境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为目的投资活动。以中国和美国为主要外国直接投资国、金融去管制:实现资本流动的制度前提)、文化、劳动力 三者形成完整的全球体系

    (四)安永集团:中国香港

    (五)全球化不仅有商品、货物、人员、资本的跨境流动,各经济体对外的依存度与受制约度也在不断地提升

 

10.3 中国与全球化 8min

     (一)中国与全球化的关系,需要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文明的冲突》

A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和周围的夷狄文的冲突和融合为开始

B秦汉时期,建产中央集权的国家并有着稳定社会建制的国家,围绕着丝绸和手工艺品贸易冲突,西汉王朝与北部的游牧部落即匈奴人发起了战争。西汉皇帝的休养生息、加强国政特别是马政,提倡民间与朝廷一起养马,禁止输出优秀的马种,流武帝一举打败匈奴提供了一个社会经济与军事必备的条件。这是华夏文明的一个历史拐点,也是世界文的转折点。由于汉武帝对匈奴的致命打击,西汉晚期,致使匈奴分裂为南北匈奴。公元7391年东汉王朝联合南匈奴把北匈奴赶出漠北草原,北匈奴开始西迁,安顿于顿河与多瑙河附近以南俄罗斯大草原为根据地对罗马帝国发动多次战争,导入罗马帝国的瓦解原因之一。可以说中华文明间接地打败了西方文明。为巩固这一胜利成果,汉及后世修建了长城,长城也成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万里长城从世界眼光来看,它是文明冲突留下的历史实物,是历史见证性的标志,)万里长城的修建,中华文明获得了几个世纪的安宁。后来由于蒙古及伊斯兰势力的强大,基本上受致命危机的还是西方的基督教文,

C.文世复兴,启蒙运动之后,西方文明被送上人类文明的顶峰,通过船坚炮利及海陆打开了清政府的大门。清王朝和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关于建立全球的自由贸易,彼此不合,接下来的两次鸦片战争把中国的华夏文明变成西方眼中的次等文明。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远全被动者。

D出现文明危机之时,当时的精英阶层也希望像从前的汉王朝一样叫师夷长技以制夷,但洋务运动失败了,最后的选择是对自己的文化进行清算这包括新文化运动与文化大划命。从文化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华文明曾一次或两次触动了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C现今为改革开放政策,具体的改变,即融入到全球化的体系与秩序中去(政治方面:恢复联合国席位;社会制度上则加入人权公约;金融和货币、贸易方面则分别中入世界银行、世界货币组织及世界贸易组织:)因此,中国的经济有了外在需求的拉动,在强劲的外在需求拉动下中国经济长足发展。2010年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经济体,时年制程业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位居全球第一。中国一改以前的抵制者与被动接受者之后成为一个积极的参与者。

 

 

10.4 全球化驱动下的中国教育变革 11min

    (一)2011911日以来,美国全球价值观:民主,自由,以美元为中以世界经济体系;世界三元生产全系 以及美国制定的以证据为中心的决策体系。

    (二)全球事件:英国脱欧,美国大选特朗普提出退出世界贸易体系,这些都跟反全球化有很大关系 那么全球化是好是坏呢。其本质没有好坏之分,在于如何为全球人类创造一个很好的未来

    (三)对于全球化,教育学专业的学生能够做些什么呢?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庭院里的话:战争起源于人们的思想,所以必须在人的思想中筑起保卫各平的屏障。教育能建立起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并建构一种宽容的、和谐共存的全球文化习性。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与输出,一种品牌。教育能提高知识与培养技术的制度,也作为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战略倍受各国重视,特点是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结构的教育改革政策。

    (四)中国教育变革的全球化特点:高等教育为扩招(一者社会没有发展,改革不成功。另一方面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资源储备如华为,大方面来看是提高了国家竞争力的)与建设一流大学(使高等教育从过去的知识消费地位变成一个知识创造的地位,这是中国应对全球化的在教育领域的一个体现)其实在教育的基础部分如新课程改革(把以学科学导向的课程改成活动性课程,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及可选择性)教育部出台关于要培养学生的九大核心素养的政策文件。这是对教育目标的一次修订(9大核心素养目标: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可以看出把国际理解列入其中,说明我国教育已站在全球化这个高屋建瓴的角度来构建我们的教育体系。

    (六)全球化不仅是一种发展趋势,更是一种生活。从而去理解去把握所生活时代的高度

请从现在开始培养全球化视野。

 

10.5 结语 1min

课程主讲内容及结束语。

回复:

还没有人发言哦,来抢沙发吧~

请先登录

说点什么吧~

学堂公告

各位MOOCer大家好 (^-^)V

欢迎来到学堂在线广场~

在这里你可以玩活动,看资讯,晒笔记。

还可以交学友、发心情、聊人生。

在学堂的每一天,就从这里开始吧!

点击 广场指南 了解更多

推荐活动

我要举报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