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区讨论详情

学堂在线半年汇报
2016-12-16 00:11:09
高三毕业后,在老师的推荐下,(大概是2016年6月16日)开始使用学堂在线的APP ,今在南昌,十一月初,写下感言一份,望各师兄姐弟与之共勉。

高三的暑假我一共选择了三门课程。
一门是清华大学王力教授的唐诗词鉴赏。
一门是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系于善禄教授的华文戏剧概论。

还有一门则是生活英语听说。


当时就想着不要浪费时间,赶紧趁着有空多学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多看点诗词,多知道些艺术知识弥补下不足。(因为本人本科学的是艺术专业,而从小到大接触的艺术作品并不多,与其他同学在艺术理论以及审美上有不小差距)抱着这样的心态,我开始了高三暑假每天坚持用学堂在线学习的生活。


上王力教授的慕课一段时间后,我忽然发现了一个神奇的事情,那就是我忽然能够把整个诗词史串联起来了,而且能把历史和诗词串联起来了。还有个比较明显的就是能和研究诗词的同学谈论诗词格律问题了。(注:王教授的课程安排大概是从词源、词律、词的起源讲起,而后是唐代文人词和民间词、花间词、南唐词、宋词等朝代的典型词人典型流派大概拉完诗词。)而这些都只是每天十几分钟带来的变化。如果说这些都只是从未知到孰知的知识层面的改变,那么对王教授的敬佩(以及王教授的老师唐圭璋先生),或者说对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人、教育者的担当的感受,才是真正触及内心的打心眼里让人开眼的。


台北艺术大学教授的慕课华文戏剧概论把我这个农村孩子带到了戏剧艺术的世界里。学习艺术之初,我就知道戏剧是一门极具魅力,但那时我不知从哪个地方开始学。于善禄教授的课从华文戏剧的起源开始讲,其中涉及到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凡国人在或有戏剧的地方,课程里基本都涉及到了。

王教授的唐诗词鉴赏,让我在来到江西后会忽然想起欧阳修,想起晏殊、王安石、文天祥……


于善禄教授的华文戏剧概论让我在分析台湾电影的时候会想到三次移民,想到胡适,想到欧阳予倩,想到夏衍……

杨芳教授的课生动有趣,特别适合把多年时光浸润在试卷里的我们。提升口语、用于交际。尤其是杨教授不定期在微信群里分享英语学习方法,偶尔也开个小讲座,把天南海北的我们都联系在了一起。还有助教的用心也感动着我们。


学堂在线在为中国教育事业努力着,而我也希望在这默默努力下,我们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回复:

还没有人发言哦,来抢沙发吧~

请先登录

说点什么吧~

学堂公告

各位MOOCer大家好 (^-^)V

欢迎来到学堂在线广场~

在这里你可以玩活动,看资讯,晒笔记。

还可以交学友、发心情、聊人生。

在学堂的每一天,就从这里开始吧!

点击 广场指南 了解更多

推荐活动

我要举报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