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点什么吧~
接触MOOC有将近两年了,最初是在Coursera, edX上刷课,后来又来到了学堂在线。在学堂在线的第一门课,依稀记得是一门Python的课程。后来有一次逛果壳的MOOC学院时,无意中看到了一门《宇宙中心的英语听说课》,当时心想这门课名字真是霸气,出于好奇,于是就选了这门课。
这门课就是现在的《生活英语听说》的前身啦。而今年暑假的时候,参加暑期学霸活动的时候(感谢这一暑期活动,很幸运地收获了大奖~~),我又把《生活英语听说》给学了一遍。这门课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听、说还是比较综合的,尤其是听力方面,视频制作得很精致,老师的讲解也很到位。我个人觉得不足的地方是,首先,个人感觉听力材料还是处于基础水平,希望有更高阶的英语听说课程;其次,感觉听力课程的习题有些单调,主要是单选题,也有多选题,然后是挖空听写,希望题目考查除了内容细节外,对听力材料的整体把握理解,出一些更综合复杂的题目。然后,是关于说,也许是在线课程的缘故,不能当面交流、批阅作业多等问题,我觉得听说课在说这方面,教学上比较难观察到效果,我有一个想法是否可以增加一些口语,可以参考托福口语考题(比如TASK1, 2,还有TASK3, 5)的形式,然后采用录音上传,可以在作业区里让学员互评,老师助教可适当抽取个别作业进行点评。
以上是个人对生活英语听说课的一些想法,下面谈谈自己学习英语的一些微小的经验,学堂在线上洋文好的人多着啊,供诸君一哂。
首先,关于词汇,我想现在书籍资料,还有背单词软件什么的,都很多,我用过的就有百词斩、扇贝、小站的托福单词、Magoosh的GRE Vocabulary Flashcard, 还有《再要你命三千》的APP版本。我想软件和资料是很多的,如何取舍,如何记忆、学习,才是坠重要的。我的方法,基本是按杨鹏那本《17天搞定GRE单词》中的方法来记忆,就是按照记忆曲线、每天大量重复记忆,当然这只是第一步,以GRE单词为例,一本红宝书,按这方法20-30天可以背完,但这只是开始,因为这些单词对于你而言还只是被动记忆的单词,接下来要不断复习单词书,并且在各类阅读(泛读和精读)、写作中去运用单词,才能化被动为主动。
关于阅读,在词汇量差不多够用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了。关于阅读材料,像Economist, New Yorker, 或者TOEFL TPO的阅读都可以作为很好的材料,我觉得尤其是TOEFL TPO的阅读,范围很广,简直是百科全书。另外,英文原版小说、散文、新闻材料都是很好的泛读材料。阅读,我觉得应该要精读和泛读结合。所谓精读,比如我读完一篇Economist的报道,我会去整理、摘录、查找不认识的生词、词组,还有长难句,分析并整理;然后归纳全文大意、各个段落的主旨,有些难句或者段落,翻译成中文。泛读,则快速浏览一篇文章,大致归纳主要内容即可。
接着,听力,我觉得听力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如果水平不够,但一上来就说要听科学美国人(SSS),显然并不适合。先要找准自己的水平,选择和自己水平相当或略高于自身水平的材料。下面我们来谈谈精听和泛听。其实,到了这把年纪,那种所谓的沉浸式的泛听,个人以为效果并不大;要真正提高听力水平,要做精听、听写,以托福听力为例,精听要听一遍材料(对话或者Lecture),可适当做笔记, 然后做题,之后盲听数遍,并记笔记,然后看着文本重听,此时还可以跟读听力文本(口语部分会谈影子跟读),最后要分析错题,归纳文章内容结构、分析生词难句。而听写,则可以找老托、TPO、SSS(进阶)来听写,反正现在听写软件很多,可以分句、分段听写的,比如Aboboo.
关于口语,我觉得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影子跟读。所谓影子跟读,就是边听着听力,然后之后音频1-2个单词,跟着听力读原文,在读的过程中模仿音频的语音语调,并且可以把你的跟读录下来,听听跟原音有哪些差距,再纠正。至于发音,我个人用过赖世雄老师的《美语音标》以及American Accent Training这两本书。
写作,就不敢妄谈了,毕竟自己toefl写作就27,GRE writing勉强也就3.5,还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写作这方面,我觉得还是要靠平时要多积累,多运用,多练习。
Usus Magister Est Optimus!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在英语学习上不断进步!
说点什么吧~
欢迎来到学堂在线广场~
在这里你可以玩活动,看资讯,晒笔记。
还可以交学友、发心情、聊人生。
在学堂的每一天,就从这里开始吧!
点击 广场指南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