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区讨论详情

【自主模式】宝石玉鉴赏
2016-11-21 22:46:36

宝石是可做成首饰或工艺品的材料。
宝石的功用:装饰、展示、收藏、投资;“玉养人”
属性:美丽(颜色、光泽、特殊光学效应)
耐久(硬度、稳定性)
稀少(品种、品质)

地震波研究表明,地球内部呈同心层状构造,从内到外,分三层:
(1)地核深2900km-6371km之最内核心。外核-液态,内核-固态。地心温度约7000℃。密度9.7-13g/cm3成分相当于铁陨石:Fe(80-95%)及少量Ni(5-20%)。铁陨石密度:8.0-8.5 g/cm3
(2)地幔深度平均在16km-2900km。密度3.3-5.5g/cm3。成分相当于石陨石和石铁陨石:单质的Fe和Ni和Fe、Mg硅酸盐。
(3)地壳平均厚度16km。不均匀,厚度变化大。大洋区地壳薄:5-10km,平均7-8km;大陆区地壳厚:20-70km,平均33km;地壳明显地存在上下两层:上层:花岗质层,密度较小(2.7),只存在于大陆;下层:玄武质层,密度较大(2.9),分布于全球。低温梯度: 25 ℃ /km。

宝玉石的自然属性
颜色:宝石在自然光下的颜色。常见的宝石颜色:红、绿、蓝、黄、紫、无色,黑色和白色等。
光泽:宝石表面的反射光强弱的特征。用典型光泽特征的材料来描述。宝石的主要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蜡状光泽、丝绢光泽、珍珠光泽、金属光泽,等。
透明度:透光程度的性质。宝石透明度5级划分:透明、亚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
色散:把白光分解成光谱色称为色散。色散效应使得宝石出现彩色。钻石的色散形成五颜六色的“火彩” 。
多色性:宝石晶体在不同方向呈现不同颜色及深浅变化的特性。多色性强的宝石肉眼便可观察到,如堇青石(深蓝-灰)、黝帘石(三色)。多数宝石的多色性需用专门仪器(如二色镜)方可观测到。
折射:波穿过不同的介质的时候传播方向发生变化。
折射率= 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光在某物质中的速度。大部分宝石的折射率在1.50-1.80之间。金刚石-2.417。折射率,是鉴定宝石的重要指标。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星光、变彩、变色效应

晶体形态:大部分宝石矿物都是结晶体,其内部质点(离子)具有按特定空间形式排列的结构。这种特定的微观质点排列形式,导致特定的宏观晶体形态。
硬度和韧性:矿物相互刻划时表现的耐磨损能力。
解理:矿物晶体在外力打击下,能沿一定方向的光滑平面裂开的性质,称为解理。解理是结晶体特有的性质。
密度:主要宝玉石矿物的密度在2.6(长石)- 4.0(刚玉)之间。个别高出4.0,如锰铝榴石(4.18)、锆石(4.0-4.8);个别低于2.6,如欧泊(2.15)、有机宝石。

宝石的特点:(1)材料的范围很宽,大部分是天然矿物晶体或矿物集合体(岩石),也有生物成因的,还有
人工生产的;因此,需要多种方法。
(2)宝石合成技术和优化处理技术不断提高;
(3)通常进行了加工(切磨,抛光)或镶嵌;
(4)不能损坏。
红宝石(Ruby),红,或粉红、紫红。
蓝宝石(Sapphire),蓝、黄、绿、无色等。
帕帕拉恰(Padparadscha),粉橙色。

红宝石:缅甸、斯里兰卡、泰国、越南、柬埔寨、马达加斯加、巴基斯坦、坦桑尼亚、美国等。
蓝宝石:缅甸、斯里兰卡、克什米尔、泰国、澳大利亚、中国、柬埔寨、越南、尼日利亚、巴基斯坦。
矿物名称:石英(Quartz)
化学成分:SiO2,可含微量Fe、Mn、Ti、Al、H2O等。
晶体形态:六方柱状,柱面常有横纹。柱面不发育时,呈假六方双锥状。
颜色:无色、紫色、黄色、粉红色,褐色至黑色,等等。
光泽:玻璃光泽。
折射率:1.544~1.553。
多色性:弱。
特殊光学效应:星光(粉红水晶)、猫眼。
硬度:7。
解理:无解理。
密度:2.66(+0.03,-0.02)。
地质成因:黝帘石为区域变质和热液蚀变作用的产物
主要产地:坦桑尼亚是宝石级黝帘石(坦桑石)的主要出产国、其他还有美国、墨西哥、巴基斯坦、格陵兰、奥地利、瑞士等。
矿物名称:十字石(Staurolite)
化学成分:HFeAl4Si2O13。
晶体形态:棱柱状,常形成十字或斜十字交叉双晶。
颜色:浅红褐色,浅黄褐色,褐色。
光泽:玻璃光泽,树脂光泽。
折射率:1.736~1.746。
多色性:强多色性。
解理:1组中等解理
硬度:7~7.5
密度:3.71±0.06 g/cm3
地质产状:常产于片麻岩、云母片岩和板岩等区域变质岩。通常与蓝晶石、石榴石、电气石和矽线石等共生。
主要产地:瑞士、美国、法国、西南非洲。
我国对玉的喜爱由来已久,形成了独特的玉文化。
玉器的使用至少已有7000~8000年的历史。
古人对玉的认识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旧石器时代,玉、石不分;新石器时代,玉、石开始区分。
硬玉,是具有变斑晶交织结构的辉石类矿物集合体。
软玉,是具有显微交织纤维结构的透闪石—阳起石系列矿物。
天然玉石:指自然界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美观、稀少、耐久性和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
玉器:用玉石雕琢成的器物。
古玉:自雕琢成器算起100年以上的玉器称为古玉或古玉器。
孔雀石(Malachite)
化学分子式:Cu2[CO3](OH)2
形态:单晶体极罕见,呈细长针柱状。集合体通常为具同心环带状结构的块状,及钟乳状、皮壳状、结核状、葡萄状、肾状。
颜色:艳绿(孔雀绿)、浅绿、暗绿色。
硬度:3.5-4。
光泽:丝绢光泽、玻璃光泽。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
透明度:集合体微透明至不透明。单晶体透明至半透明。
折射率:1.655~ 1.909。
比重:3.95(3.5-4.1)g/cm3
其他:遇HCl起泡。孔雀石是重要的提炼铜的矿石。也是最早的绿色颜料矿物。
古埃及人在公元前4000年,就开采了孔雀石矿。中国商周至春秋战国遗址中,就出土有孔雀石饰品(玉玦、玉珠,玉簪)。
历史上优质孔雀石主要产于俄罗斯乌拉尔。
现代优质孔雀石主要产自非洲:赞比亚、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和扎伊尔等。此外,还有中国、美国、老挝、澳大利亚、法国、智利、英国和罗马尼亚等国。
中国主要产于广东、湖北、江西、内蒙古、甘肃、西藏和云南等地。其中以广东阳春和湖北大冶铜碌山的孔雀石最著名。

傲游截图20161121224334.png

回复:

还没有人发言哦,来抢沙发吧~

请先登录

说点什么吧~

学堂公告

各位MOOCer大家好 (^-^)V

欢迎来到学堂在线广场~

在这里你可以玩活动,看资讯,晒笔记。

还可以交学友、发心情、聊人生。

在学堂的每一天,就从这里开始吧!

点击 广场指南 了解更多

推荐活动

我要举报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