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区讨论详情

【自主模式】《知识产权法》课程笔记分享
2016-11-13 15:59:50

一、知识产权概述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1)知识产权概念智慧财产权、智力成果权。

2) 知识产权的权利构成

  * 专利权:技术的法律外衣      * 著作权(版权):作品的法律保障

  * 商标权:品牌的法律盾牌      * 商业秘密:信息的法律栅栏

 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工业产权和版权。

(二)知识产权的性质和特征

1性质

 * 知识产权属于民事权利,是一种无形财产权。

 * “知识产权是私权”

 * 区别于其他民事权利就在于其客体的非物质性

(2)特征

* 注意区分知识产权的本体与客体

* 专有性(垄断性、独占性、排他性,绝对性)  * 地域性    * 时间性(商号权不具有时间性)

二、著作权法

(一)著作权法概述

(1)概念:又称版权,是指作者及其他著作人对文学、艺术、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性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总称。

(2)世界上第一部版权法:1709年英国《安娜法令》

  * 特许出版权—著作财产权—作者权—著作权国际保护

(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著作权法是:1910年清政府《大清著作权律》

  * 1910清政府《大清著作权律》—1915年北洋政府《著作权法》—1928年中华民国《著作权法》—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01年修订

(4)依据我国著作权法,著作权原始取得的方式是:自动取得

(二)著作权的客体

(1)著作权客体是指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也是著作权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2)我国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造成果。著作权保护的是作品的表达。(思想的表达)

(三)作品的分类

(1)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分类

①文字作品;  ②口述作品;  ③音乐、曲艺、戏剧、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④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制作的作品;  ⑤摄影作品;  ⑥美术、建筑作品;

⑦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⑧计算机软件;(软件的保护不能申请专利)

(四)著作权不予保护的对象

1)著作权客体的排除领域:(著作权 第四条)

* 修改前: 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护。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 修改后: 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国家对作品的出版、传播依法进行监督管理。

(2)著作权不适用于

①法律法规,国家机关决定、决议具有立法、司法、行政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②时事新闻;(纪实文学享有著作权!)  ③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五)著作人身权

1著作人身权内容包括:

①发表权: 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        ②署名权:表明作者身份;

③修改权: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   ④保护作品完整权: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

(六)著作财产权

1著作财产权内容包括:

复制权  发行权  出租权   展览权   表演权    放映权    广播权     信息网络传播权

⑨摄制权  ⑩改编权   11翻译权    12汇编权

(七)邻接权

(1)邻接权概念原意是与著作权相邻的权利,其确切含义应是作品传播者所享有的权利。在我国《著作权法》中,邻接权包括出版者权、表演者权、录制者权和广播电视组织权。

* 与著作权相邻     * 客体不是作品,但与作品有一定关联    * 权利内容较著作权少

(2)邻接权内容包括

①出版者权   ②表演者权   ③录制者权   ④广播电视组织权

(八)著作权的限制

(1)限制标准:三部检验法

只能在特殊情况作出、与作品的正常利用不相冲突、没有无理损害权利人合法权益。

* 合理使用:针对已发表作品,不经许可,不支付报酬,但应“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

* 法定许可:无需许可,支付报酬。

(2)合理使用的内涵

* 适当引用    * 公务使用(高考试题)    * 教学科研使用    * 免费表演     * 复制室外艺术作品

(3)法定许可的内涵

* 编写教科书   * 转载、摘编   * 制作录音制品   * 广播组织播放

(九)著作权的使用

(1)直接侵权

(2)间接侵权

(3)民事责任形式:停止侵权—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其他

三、专利法

(一)专利法概述

(1)专利制度源于中世纪特权。

(2)现代专利制度鼻祖1623年英国《垄断法规》

(3)专利制度的核心/本质特征:授予发明人或设计人对其发明创造依法享有的垄断权。

* 在专利的有效期内,未经专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实施其专利。

(4)专利制度的社会价值

①激励知识创造    ②有效配置智力资源    ③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④保护技术市场公平有序的竞争机制      ⑤吸引外国先进技术

(二)专利权的客体

(1)可获专利权的主题

①发明:②实用新型:③外观设计:

(2)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

①违反善良风俗的发明创造

②不授予专利权:* 科学发现;* 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动物和植物品种;* 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三)专利实质条件

(1)发明和实用新型要求

新颖性* 抵触申请 * 现有技术(绝对新颖性标准);申请日之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 不丧失新颖性的公开: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

创造性* 判断标准:非显而易见;* 判断主体:本领域技术人员(虚拟的“人”)

实用性* 不具有实用性的几种情形:不具有再现性;违背自然规律;利用独立无二的自然条件的产品;人体或者动物的非治疗目的的外科手术方法;没有积极效果;测量人体在极限情况下的生理参数的方法

(2)外观设计要求:①新颖性②创造性③合法性

(四)专利的申请与审查

(1)发明人与申请人

(2)职务发明

(3)原则:①书面原则;②先申请原则;③单一性原则

(4)申请文件

①发明或实用新型 :* 请求书  * 说明书及摘要  * 权利要求书(确定发明专利权保护范围的文件)

②外观设计:* 请求书  * 图片或照片

(五)专利的终止与无效

1)专利权的期限

①发明专利权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10年;   ②期限均由申请日(不包括优先日)起计算

(2)专利权的终止

①没有按规定缴纳年费的; ②专利人以书面申明放弃其专利权的;

* 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种植的,由国务院行政部门登记和公告。

(3)专利权的无效宣告

* 专利权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授予并公告后,任何单位和个人认为该专利权不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自公告之日起可以请求国务院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公告的专利无效。专利权的无效宣告由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并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并公告。

(六)专利权的内容和限制

(1)专利权的内容

 * 指专利权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当承担的义务。(行——禁)

①发明、实用新型: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产品),使用(方法)、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②外观设计: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

(2)专利权的行使

①自行实施  ②专利许可 ③专利转让 ④专利出资 ⑤专利质押

(3)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 权利用尽、先用权、临时通用、科学研究   * 销售者有合法来源

(4)专利的强制许可条件

①防止滥用的强制许可  ②为公共利益的强制许可   ③从属专利的强制许可

(七)专利权的保护

(1)专利权保护范围

①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

②外观设计专利:以表示在图片或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

(2)专利侵权行为

①构成要件:* 未经权利人许可  * 为生产经营目的   * 实施专利

②区分专利侵权、冒充专利、假冒专利

(3)专利侵权行为的判断

①专利合法有效;②以权利要求内容为准;③技术特征全面覆盖;④等同原则    * 相同判断规则&等同判断规则

(4)侵权责任

①民事责任:停止侵害、赔偿损失

②行政责任:责令停止侵权、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假冒专利)

③刑事责任:假冒专利罪

(八)商业秘密

(1)商业秘密的概念: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因此商业秘密包括两部分: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2)商业秘密的性质

①秘密性:有关信息不为所属领域的相关人员普遍知晓和容易获得。

②实用性:该技术信息因属于秘密而真具有商业价值,能够使拥有者获得经济利益或者获得竞争优势。

③保密性:权利人为防止信息泄露而采取了与其商业价值等具体情况相适应的合理保护措施。

3)构成要件

①该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即该信息是不能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取的。

②该信息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

③权利人对该信息采取了保密措施。

4)侵权类型

①不正当获取商业秘密                    ②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

③违反约定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     ④第三人侵犯商业秘密

5)判断规则:接触+相似-合法来源

①接触:员工、合同关系   ②相似:实质性相似    ③合法来源:公知信息、自行研发、反向工程

四、商标法

(一)商标法概述

(1)概念

* 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上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务上采用的,用于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声音、颜色组合,或上述要素的组合,具有显著特征的标志,是现代经济的产物。

(2)功能

①识别商品、服务的来源;  ②标识或监督商品服务的质量;  ③便于商品或服务的广告宣传;

(二)商标与相邻标记

(1)商标与产品名称  (2)商标与商号   (3)商标与地理标志   (4)商标与特殊标志   (5)商标与商品装潢

(三)商标的分类

(1)分类

①嗅觉商标

②视觉商标

* 立体商标

* 平面商标(文字、图形、颜色组合、组合)

③视觉商标

(2)以商标的特殊功能未标准分类

①联合商标  ②集体商标   ③证明商标   ④防御商标

(四)(五)商标注册

(1)商标取得方式

①原始取得:注册取得、使用取得、混合取得

②继受取得:转让与继承取得

(2)商标的审查与核准

(六)商标评审

(1)评审机构:商标评审委员会  (2)商标权的注销

(七)商标权的行使

(1)商标权概念:是商标专用权的简称,是指商标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专有权。

(2)商标权的内容

①使用权 ②禁止权 ③处分权

(3)商标权的转让和许可

①商标权的转让,需向商标局提出申请;

②商标权使用许可的种类:独占许可、排他许可、一般许可;

(3)商标权的续展:商标权有效期为10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

(八)商标权的保护

(1)司法保护(主导)  (2)行政保护  (3)刑事保护

(九)驰名商标

(1)含义:中国驰名商标是指经过有权机关依照法律程序认定为“驰名商标”的商标。

(2)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

①认定方式:个案认定,被动保护。  ②认定的机构:商标局、人民法院

③认定的法律效力:  ④跨类保护:   ⑤未注册保护:


回复:

还没有人发言哦,来抢沙发吧~

请先登录

说点什么吧~

学堂公告

各位MOOCer大家好 (^-^)V

欢迎来到学堂在线广场~

在这里你可以玩活动,看资讯,晒笔记。

还可以交学友、发心情、聊人生。

在学堂的每一天,就从这里开始吧!

点击 广场指南 了解更多

推荐活动

我要举报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