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点什么吧~
在马克思生存论与包括海德格尔生存论在内的现代西方生存论的关系问题上,有的论者认为,马克思是现代西方生存论范式或生存论转向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者”。在我看来,这一观点并不是关于此问题的真知灼见,恰恰相反,它是把性质不同的两种理论混为一谈了。我认为马克思生存论与海德格尔生存论的本质差异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马克思生存论是关于人的生存的理论,而海德格尔生存论则是把作为过程的存在归结为人的生存的一种生存本体论
把世界作为过程来理解,这是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共同的观点。早于海德格尔100多年以前,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和他批判继承黑格尔辩证法,创立唯物辩证法时就曾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20)。在这个问题上,海德格尔与马克思是一致的,他批评以往的实体论形而上学从实体即存在物的角度,而不是从存在即过程的角度来理解事物。海德格尔的这一批评是对的。
分歧在于万事万物的过程是如何获得展示的。在马克思看来,事物的过程是在一事物与其关涉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运动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属性,既不是上帝的推动,也不是人为的赋予。而海德格尔则认为,其他存在物是“现成存在”,是既成的。它们的过程只有通过此在,即生存着的人才能获得展示。因为此在“在它的存在中是通过生成得到规定的”(21)。在这里,海德格尔把其他存在物的存在在人的生存中的展示实际理解成了存在的源始发生,这是很不妥当的。科学已经证明,人以外的其他存在物虽然不具有此在的能动性,但并不能因此而否认其有运动、变化和发展性。不然就无法说明天体的形成和演变、生物的产生与进化,无法说明森林古猿怎么会变成人。很显然,海德格尔这种与科学对立的生存本体论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2.马克思生存论认为人的在世是通过社会实践对矛盾的解决实现的,而海德格尔则认为人的在世是作为“能在”的人的无矛盾建构
承认人的在世,或人在世界中生存,这也是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共有的观点。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曾说过:“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22)。海德格尔也认为,人“依寓世界而存在”,世界作为此在如此这般的“熟悉”之所而成为此在建构自身的不可或缺的依靠。
说点什么吧~
欢迎来到学堂在线广场~
在这里你可以玩活动,看资讯,晒笔记。
还可以交学友、发心情、聊人生。
在学堂的每一天,就从这里开始吧!
点击 广场指南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