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区讨论详情

【在信息整理上的一点分享】
2015-05-20 16:19:08


  阅读、学习的目的,除了主观上的个人意识,也和书、课程的本身的结构、目的和深度有关。前者,决定了你愿意为之付出多少;后者则决定了你理论上能收获多少。目前,我的学习标签有专业、兴趣、责任和实用。评价分类有了解、理解和应用。

  

   标签很好理解,有与我专业相关的——制图等;有单纯为兴趣而学的——戏曲、电影等;有的是自己给自己定下的责任课程(到目前为止。这份责任还只是知己阶段)——与自己相关的知识体系

构建,现在主要还是自然科学;实用的课程就比较偏向技术实践类—微电影制作、mooc制作等;当

然,很多课程不只一个标签。这套分类系统和接下来讲的评价系统实际上是我用在我的个人知识管理

工具wiz上的,或者说,因为wiz我这种分类方法有了实际操作的价值。



  评价系统是我知识管理的又一个帮手。决定评价层次的,有两个因素。横坐标是它在标签中的重

要程度,就好比《物理世界奇遇记》和《量子物理史话》,我都分类到了责任标签,但是却不太重要

(对于重要的认识,后面有提到),我归类为了解。二者,是本身的难度等级,这就是人力所限了,

我知道你很重要,你在这领域上有里程碑的意义,但是对于我难度过高。这意味着,他不会很容易就

能懂,或者说,弄懂他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过多,综合性价比不好。那我也会把他归类为了解。当然,

如果他重要到你不攻克他就无法前进更多,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   了解(2星):不重要抑或难度过高,理解的成本过高


  •   理解(3星):主要涉及重要性,难度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


  •   应用(3星):和理解在一个层次,主要区别就是它的应用性更强。


  在这说句题外话, 评价总共是5星,我对一星的定位是仅仅具有参考价值多用于笔记内部的参考

链接;5星的定位是原创性,创造性,是高于信息收集和信息整理的信息输出阶段,一般以综述的形

式出现。 

  

  【什么才是重要?


  这要看我能从书里,课程里学到什么(它所能给予的最大值)。


有的只是单纯的表述些理论知识,像物理世界奇遇记,就是一本典型的科普书,讲述的就是二十世纪

的物理进展。他给予我的就是物理的发展概况。留下印象还有作者笔下梦境和现实的良好链接。他不

能给我更多,所以只是了解层次。


  有的也是在讲理论知识,比如自私的基因、盲眼的钟表匠和大设计。我把他们归于理解层次,是

因为他们能给与的比这更多。前两本书都是理查德道金斯的书,用达尔文理论解释生命演化。除了他

给出的严谨的知识点外,我还想学学其他的:


  1 序言和致谢里面那俏皮幽默


  2 有条理有技巧的反驳:亮明旗帜摆出观点——找出分歧——追踪溯源——得出结论。这点在每个小章节体现,在盲眼钟表匠最后一章表现地更为淋漓尽致。


  3 突破固有思维,这一点很好的体现在自私的基因增订版的第11章——觅母;在生命本质的基础上,作者转换了生命的另一种存在。这种“否定”经典的精神同样出现在其他领域科学家身上。


  又如大设计,就知识点而言,相比《量子物理史话》他不够全面。但是,大设计最突出的是整体

的编排:从极简到极深,通过若干小问题勾勒出世界的形貌。自然定律能否被认识引出的是认识论的

变革;自然定律是否需要上帝引出宗教和决定论;自然定律的起源引出宇宙创生理论;定律是否唯一

引出万物理论;定律对象和内容引出科学发展史;我们为什么存在引出人择理论和多宇宙理论。相比

同一作者的《果壳里的宇宙》,大设计吸引我的就是这种知识的逻辑串联,关于人类简史的那两篇综

述的结构就是我模仿的大设计写的。



  在课程的评价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兴趣类的课程一般情况我是归类为了解的,毕竟难度都不大;


  专业类的目前也是归于了解类,因为目前mooc专业课程只是对我专业知识的横向扩展,属于扩展

资料类;


  责任类课程的话,像大脑思维那个专题,因为难度高,我目前是归于了解阶段。历史类课程china

我归为理解层次。日常道德因为难度过高,很久之前就放下了,归于了解阶段,现在有了些微

基础,暂时归为理解阶段;


 实用类课程,一般都是应用层次。不过类似微电影创作的,目前还是没有条件,只能作为兴趣了解

的层次。罗老师的文献管理课程倒是一直在运用着,这个是在用中学,在分享中提高。


 了解层次的课程信息输出只是简单的一些逻辑导图或者关键词,或者什么都没有只留下个大概印

象。理解层次的,信息输出的是详细的逻辑导图以及综述性的笔记。


之所以说这么多,是因为如我那篇分享里说的那样,在我mooc学习的第二阶段,涉猎繁多,有段时

间会造成选择拖延症:这么多要学,先学哪样呢?最后,哪样都没动。有着这套标签和评价系统,很

大程度上缓解了这种选择拖延。加上评论系统思维导图,在信息的整理上,我就不需要其他的工具

了。


回复:

还没有人发言哦,来抢沙发吧~

请先登录

说点什么吧~

学堂公告

各位MOOCer大家好 (^-^)V

欢迎来到学堂在线广场~

在这里你可以玩活动,看资讯,晒笔记。

还可以交学友、发心情、聊人生。

在学堂的每一天,就从这里开始吧!

点击 广场指南 了解更多

推荐活动

我要举报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