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点什么吧~
和学堂在线的故事,其实是来自一个小【事故】……
我给学堂君分(xian)享(bai):我有9张证书啦!学堂君很开心的回(yi)复(huo)我:啊,拿来看看看看呀!
我一看—实际上只有7门。。。又数错了。。。下意识跑去搜9月有没有数数入门方面的课程开课……
学堂君很亲切的说:7门就7门吧,说说你的故事呗!2000字就行!
我:……(内心太焦虑!2000字哪儿够啊?!凉拌苦瓜脸)
有图有真相!
仅《资治通鉴》其中一课的笔记我能写3418个字!我如此之啰嗦的人,2000字要写尽7门功课的感受,请感受一下我的感受……
有次参加一个线下的活动,主持人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为什么用学堂在线?
身边大部分都是比我年轻太多人,有在校大学生,有BAT的上班族,有高大上TV的专业人士……大家都很认真严肃的说:学习需要、工作需要、个人爱好……
轮到我,我老老实实的承认:为了发朋友圈……
有句话很有名:你要很努力才能看起来很轻松。我很羡慕能诠释这句话的人,因为我努力不努力都看起来很不轻松……
所以我打算就主要说说我的第一门功课吧~
逻辑学概论
这张照片我一直留在手机里……去菜市场也要捎带温习,无他,年龄大而……
在11门学过和在学及再学(不是错别字!就是再学!——《日常思考的科学》)的MOOC中,逻辑学是我学的最痛苦也因此收获颇丰的一门课程。
我是因在另一个平台学哲学的过程中,突然对逻辑学有了兴趣,在学堂在线找到了这门陈为蓬老师的课程,这门课程是我在学堂在线拿到的第一个证书。
我是被陈老师的第一课深深吸引的。
他说:这是一门【不定是非却讲规矩】【不对前提负责不对结果负责】【对过程负责对形式负责】的科学。
一个讲逻辑的人未必是对的人!
他说:逻辑没有新鲜事,都是故事。
他以孔子的饮酒器-觚的故事来说递推/推理;
他以庄子的安知鱼之乐来说类比;
他以公孙龙的《白马论》来谈诡辩;
他以《韩非子》中楚人卖矛盾吹牛X的故事来说基本准则——(不)矛盾律
……
他说:逻辑也有宗教。
他借学霸玄奘的故事讲因明,佛教的逻辑,以《因明正理门论》《因明入正理论》两部文献等将玄奘算作因明推广达人。
这样一个有趣的开端,我哪儿知道从第三讲开始,我不得不进入一边买菜一边背真值表的生活方式……而到了第六讲的L系统,我已经快崩溃!
就这样写作业、问助教、论坛聊……一步步打通关。
而在最后一堂课结束的时候,陈老师在视频里说:这是他第一次通过这种方式来教学,与大家分享,希望同学们多提意见建议……
态度温和、用词谦逊。
这门功课的笔记基本每节课是1000多字,心得往往2000多字,而最终给我的最大的启迪,可以汇为16个字:多以逻辑反思个案,别以个案反驳逻辑。
谢谢陈老师(*^__^*)
从这门课开始,15年3月至今,我学习了11门功课,通过了7门,不同收获。也简单介绍一下我所学习过课程,谢谢老师们和在线MOOCer无私的分享和帮助!
从【发】朋友圈,到【更多朋友】的圈,甚至还与一些学堂在线的同学有了一个【爱学堂】的微信群……
从理论的知识获取,到现实的生活实践,从线上的视频课件到线下的翻转课堂,这一年多,和学堂在线的变化一起变化,我开始感受到人到中年的学习,更为多元:形式、内容、同伴……而生活的学习,同样也能在这样的平台得以帮助和提升。
谢谢学堂在线,如果可以有期望:那我希望的期限不仅一万年,如果能有更多贡献,我想含蓄的直接问一下:中年居家带娃的人,是不是也有机会做助教服务MOOC……
财务分析与决策
肖星老师和她的这门课绝对是清华的明星课程!她可谓很多MOOCer的女神!
我认识的学堂在线的朋友,大部分都学过这门课!还有朋友特意跑去参加了她在线下的座谈呢!
这门课,我是连教材一并买了的课程,也因自己极其艰难的考到优秀(是的,其实所有需要计算的数数的课程,对我来说都是艰难)而申请了纸质的证书——为了发朋友圈……
这门课还有晋级版《财务分析与估值》。恩,我没敢跟。。。
《资治通鉴》导读
历史系张国刚老师的一门入门级课程。
这门课有趣的地方是老师并不仅仅讲故事或读资料,既有观点,还设计了互动讨论:三人行(在课程结束后张老师和两名男同学交流)。
而且老师的观点和引导的思考还很与时俱进,比如在讲到汉武帝时期的权力结构时,老师总结到:
历史上两种辅臣:
1. 将相大臣——陈群 司马懿 曹真等
2. 秘书板子——刘放 孙资
最后,外戚、宗室、大臣没权或不掌机密之权。这在中国古代政治中常见,汉武帝后更常见。这样的权力结构:
1. 大臣不能侵犯皇权, 近臣不能垄断信息来源;
2. 这类人善于谄媚逢迎,专业性不强;
3. 如果有人走这类人的路线,他们将左右上下其手,臧否惠誉、窃威弄权。
老师说:恩,这个你们可以结合一些家族企业进行思考……
我还对他有段话印象深刻:说起拉队伍找搭档——你要是看中谁,哪怕敌营的,咱先聊,聊的不好,就离间!要是离间也不成?那就只好杀了……只好……杀了……
美国政治概论
刘瑜老师的课,无需介绍她——自带光芒。。。
其实我当时学这个课,是因为——纸牌屋。
里面好多看的太吃力,干脆就报了这门课。
期中和期末都是以论文方式进行考核,这个比数数好太多了。。。
对我看美剧,意义重大。。
西方哲学精神探源
王晓朝老师,绝对的大拿!著作繁多,我陆续买了不少他的文集,可惜还没看完。。。
这门课有开放过两次线下,我记得跑去清华教室那个晚上是在很冷的冬天,很久没有坐在大学的阶梯教室里听老师讲课了,印象太过深刻。。。
我当时有一段心得笔记,是关于王老师对于希腊的地方性特征与世界化历程的讲解:只有秉承独立思考的精神和实践求真的行动,才能将必将会消失的地方性进化为世界性。
这在后来一些学习中,对我帮助也不小。
日常思考的科学
我太太太喜欢的一门课!
我上了两次都没考过……
因为我英语烂成渣。。。
特别推荐寻找事物的本质这一段,里面关于观念转变的6条导线,完全是可以拿来就用啊!
1. 你究竟相信什么?
2. 你已有的观点是否有足够的证据支撑?数据、个人经验……
我们通过个人经验的滤镜去看世界,个人经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己的阐释。
3. 证据充分吗?是否基于实验?还是基于个人经验?数据可靠吗?证据可靠吗?或寻找缺陷,但即使找到缺陷,是否十分严重?是否有正当理由忽视新证据?
4. 证据是否真的和你所相信的相互矛盾?
是否有办法重构问题、去呈现证据,让你可以接受新信息或新证据,而不是直接拒绝。
5. 如果找不到任何证据,也想不出任何事可以改变观点,那么就该仔细思考你信仰的基础。
6. 他值得探索吗?还是只是一个选择问题?不相信,是否有代价?
总之,因为这门课,我加深了要好好学习英语的决心……
声明: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说点什么吧~
欢迎来到学堂在线广场~
在这里你可以玩活动,看资讯,晒笔记。
还可以交学友、发心情、聊人生。
在学堂的每一天,就从这里开始吧!
点击 广场指南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