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区讨论详情

(暑期班)普通生物学先修课--植物和动物
2016-08-03 15:51:12

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细胞壁的结构及化学组成 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一个最显著标志是具有细胞壁。 

植物细胞:由细胞壁和原生质体组成原生质体:是植物细胞除去细胞壁以外的部分,是组成细胞的一个形态结构单位。 细胞壁的作用:维持细胞形态,参与细胞生长的调控、物质运输、细胞识别、细胞分化、信号传递和防御等生理活动。 

1、细胞壁的结构:分为三层,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

 ①胞间层,位于相邻细胞的细胞壁之间,又称中层或中胶层,主要成分:果胶,作用:使相邻的细胞彼此粘连。

 ②初生壁是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由原生质体分泌形成的细胞壁层,特点:很薄,约 1-3nm,质地较柔软,有较大的可塑性,能随着细胞的生长而延展。物质组成:主要是多糖和蛋白质,多糖包括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多糖。 

③次生壁是在细胞停止生长后,由原生质体分泌的物质,在初生壁内侧继续积累形成细胞壁层。

 特点:比较厚,约 5-10nm,质地较坚硬,有增强细胞壁机械强度的作用。没有伸缩性。物质组成:纤维素含量多,基质多糖较少,有较多的木质素,比较坚硬。 

2、细胞壁的次生变化:在细胞生长分化的过程中,细胞内合成一些物质,掺入细胞壁内, 改变了壁的性状,以适应功能的变化。常见的次生变化方式:木质化、栓质化、角质化和矿质化。

作用:增加细胞壁的机械强度,防止水分蒸发,防止机械损伤和病菌感染等。 

3、与细胞壁相关的结构:纹孔和胞间连丝

 ① 纹孔:在次生壁形成的过程中,有些区域没有次生壁的加厚,该区域只有中胶层和初生壁,这些比较薄的区域就称为纹孔,其中有胞间连丝穿过。 纹孔的类型:单纹孔和具缘纹孔

 ② 胞间连丝的主要作用: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共质体:由所有活的植物细胞组成的生活连续体质外体: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和死细胞的细胞腔

质体和液泡 

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主要有两种: 质体和液泡。 

质体:是植物细胞内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贮藏密切相关的细胞器。依据所含色素不同,质体分为三类: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 

叶绿体: 存在于植物绿色细胞中,所含色素:叶绿素、叶黄素和类胡萝卜素 主要功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 有色体:不含叶绿素,含有类胡萝卜素。有色体存在于果实、花瓣、根、枝条和叶片中,呈现红色、黄色和橙黄色。 白色体:存在于植物体的储藏细胞中,不含色素,无色,颗粒状。是细胞内淀粉和脂肪合 成中心。根据所储藏的物质不同分为:造粉质体(淀粉体),造蛋白质体和造油体。 

液泡中的液体称为细胞液,其中,含有多种溶质,如无机盐、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生 物碱和色素等。

液泡的功能: 1)调节细胞水势和膨压——压力渗透剂

2)调节细胞的内环境(通过跨膜转运蛋白运输离子和各种物质) 

3)参与细胞内物质的积累与移动(是糖、脂肪、蛋白质的储藏场所) 

4)隔离有害物质,细胞的代谢废物,重金属离子等有毒物质都汇聚于此,若汇聚的有毒 物质过多,叶片就会脱落。 5)提高抗旱抗寒能力:细胞液溶质含量丰富,溶质浓度高,不容易结冰。

植物的组织与组织系统 

组织:在个体发育中,具有相同来源的(即由同一个或同一群分生细胞生长、分化而来的)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简单组织:相同类型的细胞组成的组织 复合组织:由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的组织 种子植物的组织可以分为两大类: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 

分生组织:由具有持续分裂能力的细胞所组成的细胞群。 

2)成熟组织:由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执行特定生理功能的细胞群。 分类: 保护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维管组织和分泌组织。 

3)三大组织系统: 皮组织系统,简称皮系统: 来源于原表皮层,包括表皮和周皮 

维管组织系统,简称维管系统,来源于原形成层, 包括韧皮部和木质部。 

基本组织系统,简称基本系统,来源于基本分生组织,包括薄壁组织、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

分生组织 

分生组织:植物体中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群。 

分生组织分类:依据位置分,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 

①顶端分生组织:位于根和茎的顶端,作用是使根和茎不断伸长,在茎上形成侧枝和叶,这种伸长生长的方式被称为初生生长,由顶端分生组织活动而产生的结构,称为初生结构。 

②侧生分生组织:位于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和茎的侧面(或周围),与器官的长轴方 向平行排列,与根和茎的加粗生长及次生性保护组织的形成有关。

③居间分生组织:存在于成熟组织之间,如单子叶植物茎的节间和叶鞘的基部,是顶端 分生组织在某些器官中局部区域的保留,与居间生长有关。 

根据来源和性质,分生组织又分为三类: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 

①原分生组织:由胚细胞保留下来的一群原始细胞,位于根和茎生长锥的最顶端部分。 

特点: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有强烈、持久的分裂能力,可以连续分裂。所有植物器官的发生和形体变化都是起源于原分生组织细胞的活动。 

② 初生分生组织:紧挨着原分生组织,由原分生组织细胞衍生而来 

特点: 细胞在形态上出现了最初的分化,仍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但是,分裂能力不及原分生组织旺盛。 

是一种边分裂、边分化的组织,也可以看作是由分生组织向成熟组织过渡的组织。

分类:原表皮层,原形成层,基本分生组织。 

③ 次生分生组织:由已经分化成熟的薄壁细胞脱分化,重新恢复分裂能力后形成的,位 于根、茎的侧面,也就是侧生分生组织。包括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维管形成层:与根和茎加粗生长有关

木栓形成层:与次生性保护组织的周皮的形成有关。由于次生分生组织活动产生的结构被称为次生结构,生长过程被称为次生生长。

表皮和周皮 

保护组织:覆盖在植物体表面,起保护作用的组织,分表皮和周皮两种。 

1)表皮:位于植物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表面,由生活细胞组成。大多数植物的表皮一般为一层细胞,少数植物的表皮由数层细胞构成。 

表皮组织:包括表皮细胞、气孔器和毛状体等。 

表皮的作用:保护、吸收、分泌、防御、气体交换、调节水分蒸发等。 

角质膜:覆盖在表皮细胞细胞壁的外表面,包括角质层和角化层。 

角质层:位于外侧,由角质和蜡质构成, 

角化层:位于内侧,由角质、纤维素、果胶质构成。 

角质膜的作用:防止水分蒸发,防御病菌入侵等。 

气孔器:调节水分蒸腾和气体交换的结构,由一对特化的保卫细胞和它们之间孔隙、孔下室组成。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毛状体:表皮上的附属物, 由表皮细胞分化而来,形态多种多样,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像毛一样的突出物。 

毛状体的作用:保护、分泌和吸收。

根的表皮,细胞壁的角质膜比较薄,某些表皮细胞特化形成根毛,与根的功能相适应。 

2)周皮:次生性的保护组织,位于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老根老茎的外表。由木栓形成层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包括栓内层、木栓层和木栓形成层。

维管组织 

维管组织:包括木质部的导管与管胞,韧皮部的筛管和伴胞以及筛胞等,其中导管与管 胞主要运送水分和无机物,筛管和筛胞主要疏导有机物。 

①导管:普遍存在于被子植物中,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它是由一系列长管状的死细胞, 也就是导管分子,纵向连接而成,这些死细胞的端壁上具有穿孔。 

导管的类型:环纹、螺纹、梯纹、孔纹和网纹导管。 

②管胞:是两端斜尖的死细胞,一般长 1-2mm,细胞壁的木质化增厚方式多种,与导管分 子不同,管胞分子在细胞两端的端壁上没有穿孔,细胞之间以相互偏斜的末端连接。另外,管 壁上有许多纹孔,运输水分子时,是通过管胞间的纹孔对,因此,运输的效率远不如导管。 管胞是绝大多数裸子植物和蕨类唯一输导水分和矿物质的结构,在绝大多数被子植物中导 管与管胞是同时存在的,并且以导管为主。 

③ 筛管:是由一系列管状细胞连接而成,每个细胞是一个筛管分子,与导管分子不同在于,筛管分子是活细胞, 细胞壁为初生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成熟的筛管分子为无核 的活细胞。 

筛板:在相邻筛管细胞的端壁上有许多筛孔,这个筛孔是由胞间连丝特化、扩大形成,端壁就被称为筛板。 

伴胞:筛管分子旁通常具有 1 至数个狭长的细胞,称为伴胞,它与筛管分子来源于同一个母细胞。伴胞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为筛管分子提供营养物质。 筛管与伴胞同生共死,是被子植物主要疏导有机物的通道。

基本组织系统 

1)薄壁组织 

细胞较大,有细胞核和质体,液泡发达,具有薄的初生壁,细胞间隙明显 

具有生活的原生质体,活细胞 

细胞分化程度较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脱分化转化为次生分生组织,再形成其他特化组织。 

分三类:同化组织、贮藏组织和通气组织

 ① 同化组织:细胞含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分布:叶片、叶柄和幼茎、幼果的近皮层的部位。 

② 贮藏组织:细胞较大,细胞内贮存了大量的后含物,如蛋白质、脂肪、油滴等, 分布:植物体的根、茎的皮层和髓,果实的果肉,种子的子叶、胚乳 

③ 通气组织:属于特化的薄壁组织。气腔可以含储大量的空气,同时也可以增加叶片的浮 力,适应水生植物的生活需求。 

2)机械组织:植物体内起机械支持作用的组织。机械组织的细胞壁有不同程度加厚,具有抗张力,抗压力和抗曲折性能,起着机械支持作用。 

分类: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 

① 厚角组织:在细胞的角隅处有不均匀的初生壁加厚,由活细胞组成。通常分布于植物各器官的外围,存在于器官正在伸长或经常摆动的部位,例如,幼茎、叶柄、叶脉、花梗部位。 

作用:使器官直立,适应器官的伸展。 

②厚壁组织:细胞壁呈均匀的次生增厚,常木质化,细胞腔很小,成熟时无原生质体,为死细胞。可单个或成群、成环状或束状分布于其他组织中。 

分布:多存在于种皮和果实中。 分类:纤维和石细胞。 

3)分泌组织: 分外分泌结构和内分泌结构两类。 

外分泌结构:常分布于植物体的外表,将分泌物排于体外,包括蜜腺、腺毛和盐腺等 

内分泌结构:将分泌物滞留在植物体内的分泌结构,包括分泌腔、分泌道和乳汁管。

回复:

还没有人发言哦,来抢沙发吧~

请先登录

说点什么吧~

学堂公告

各位MOOCer大家好 (^-^)V

欢迎来到学堂在线广场~

在这里你可以玩活动,看资讯,晒笔记。

还可以交学友、发心情、聊人生。

在学堂的每一天,就从这里开始吧!

点击 广场指南 了解更多

推荐活动

我要举报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