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点什么吧~
一、花间词总论
《花间集》最早的一本文人词总集,由后蜀赵崇祚所编,于广政三年编成,共分为十卷,选录18位“诗客曲子词”,凡500首。
花间派词人:温庭筠、皇甫松、韦庄、孙光宪、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和凝、鹿虔扆、魏承班、李珣等。
《花间集序》:“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风。”
花间词总体上的题材和风格倾向以“绮罗香泽”为主,有南朝宫体诗的特点。
《花间集》里的作品,词风浮艳,多写情爱。大多数为男词人写女性生活的“ 闺情”代言体,奠定了“ 词为艳科”的基调。
温庭筠被誉为花间派鼻祖,他在晚唐诗人中与李商隐齐名,史称“温李”;在晚唐词家中,他填词最多,和韦庄齐名。花间词人奉温庭筠为鼻祖,但是只继承了温庭筠词当中偏于闺情、伤于柔弱、过于雕琢的柔而软的词风,多数作品尽力描绘妇女的容貌、服饰和情态,辞藻艳丽、色彩华美,但是题材狭窄、内容空虚,缺乏意境的创造,其中也有少数作品能够脱去浓腻的脂粉气,具有开阔的生活内容,其中以韦庄词的成就较高。
花间派的词风直接影响了北宋词坛,一直到清代的“常州词派”。
二、温庭筠其人及《菩萨蛮》鉴赏
温庭筠(约812~870年),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人,宰相彦博裔孙。少敏悟,才思艳丽,韵格清拔,工为词章小赋,与李商隐皆有名,称“温李”。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成,时号“温八叉”。
温庭筠有才无德,“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恻艳之词。”尽管存在着题材狭窄,用词轻艳的不足,但在构思的精巧,语言的含蓄,声律的和谐等方面,都有自己艺术风格上的特点,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在词在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有着突出的贡献。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一书中的评价为:“张皋文谓:飞卿之词‘深美闳约’。余谓此四字唯冯正中足以当之。刘融斋谓:‘飞卿精艳绝人。’差近之耳。”
温庭筠诗词集,据《新唐书·艺文志》,当时曾有《握兰集》三卷,《金荃集》10卷,《诗集》5 卷,《汉南真稿》10
卷,又有与段成式、余知古等人诗文合集《汉上题襟集》10卷;今所见温庭筠之诗词,为《花间集》、《全唐诗》、《全唐文》中所保存者。现存诗310多首,有清顾嗣立重为校注的《温飞卿集笺注》;现存词有王国维所辑的《金荃词》收70首,林大椿汇集《唐五代词》录70首。中华书局《全唐五代词》录69首。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此词写女子起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以及妆成后的情态,暗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全词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前两句是写妇人娇卧未起之状,写富丽之人未起床之前的仪容。
“小山”二字,学术界争议很大,有髪髻说、眉妆说、屏山说。其中沈从文先生认为是美人髮间的金背小梳,沈从文在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当中就指出中晚唐时是妇女髮髻效法吐蕃式样,或者上部如一棒锥侧向一边,加上花叉梳子点缀其间,但并不符合逻辑。也有的人解释为屏山,就是屏风上画的山水,重重叠叠的山,这一说法目前学术界多数是认可的。
“金明灭”是指太阳光透过窗帘照射进来。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三、四句为叙事,写女子起床后所做之事。“懒”和“弄”兼写人的情态。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过片承上,照花句叙述,花面句描写,写女子化妆后簪花,更见其精致艳丽。
“新贴绣罗襦”一句似承上叙述女子的服饰,其实意图在引出落罗衣上的图案,鹧鸪之“双双”称出人物之形单影只
末句“双双金鹧鸪”暗示主题,振起全篇。上文之所以懒画眉、迟梳洗者,皆因有此一段怨情蕴蓄其中也。
本词充分体现了温庭筠词“浓艳细腻、绵密隐约”的特点。
说点什么吧~
欢迎来到学堂在线广场~
在这里你可以玩活动,看资讯,晒笔记。
还可以交学友、发心情、聊人生。
在学堂的每一天,就从这里开始吧!
点击 广场指南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