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钻石的基本性质
矿物名称:金刚石(Diamond)
化学成分:C,少量微量元素
晶体形态:八面体、立方体、十二面体及其聚形
颜色:无色~浅黄(褐、灰)
彩色:黄色、褐色、 粉红色、红色、蓝色、绿色、紫色,黑色等
光泽:金刚光泽。 折射率及色散:高折射率(2.417)高色散(0.044)
多色性:无
硬度:10,自然界硬度最高的矿物
解理:中等(四组)八面体解理
韧性:不好,性脆
密度:3.52 (±0.01)g/cm3,变化小
导热性:极好
亲油性:亲油,疏水
化学稳定性:极稳定、耐风化、耐酸碱,不氧化 (至850℃)
文化:纯洁、恒久、高贵,“四月生辰石”。
二、钻石的历史及产地
印度独有
公元前 400年在印度发现钻石; 1725年之前,印度是世界唯一产出钻石的地方。有 “钻石之路”,连接古印度与西方。 产量在十七世纪达到高峰(10万 ct/年) 18世纪迅速回落。
巴西主宰
1725年,巴西首次发现钻石。 1730-1870年间,巴西钻石主宰世界的钻石市场。 1850年代 -30万 ct/年;1861年-17万克拉; 1880年-5000克拉。 《宝 玉石鉴赏》课程 清华大学 温庆博 南非崛起 1866年,南非首次发现钻石 “尤利卡”(Eureka)。 原石21.25 克拉 →切磨后10.73克拉。 1868年,“南非之 星”, 83.50 克拉 。 “尤利卡”、尤其“南非之星”引发南非的“钻石风暴” 。
1871年,金伯利发现规模巨大的钻石矿床。 1888年,“DeBeers 矿业公司”成立。 1872-1903年,全球钻石总产量的95%。 20世纪初,金伯利城周 围, 2000-3000万克拉/年。
1908年,纳米比亚发现海滩砂矿。
1954年,前苏联首次在西伯利亚发现了(40多个) 原生矿床。
1967年,博茨瓦纳发现钻石。
1970年代,先后在澳大利亚南部和西部,发现含钻 石的金伯利岩和橄榄钾镁煌斑岩。
1970年代初,在辽宁瓦房店找到中国最大的钻石原 生矿。
1988年,俄罗斯在靠近欧洲附近又找到新的钻石矿。
1990年,在加拿大西北部发现了钻石原生矿。
21世纪世界宝石级钻石的主要产地:非洲(博茨瓦纳、 安哥拉、南非、刚果、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塞拉 利昂)、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 产量: 7千万克拉左右(宝石级)。
中国的金刚石
辽宁瓦房店、山东蒙阴,湖南常德沅江流域。 产量:20万克拉/年。
三、钻石的矿床类型
金伯利岩:一种偏碱性的超基性火山岩。 世界上大部分金刚石原矿产自金伯利岩。
钾镁煌斑岩:一种过碱性的镁质火山岩。 典型产地为澳大利亚西部阿盖尔。
次生矿,砂矿。比如印度、巴西,等。
四、钻石的4C评价
(一)洁净度Clarity
五个大级别:LC(无暇级)、VVS(极轻微内含级)、 VS(轻微内含级)、SI(微内含级)、P(内含级) 。 又细分为11个小级别。
(二)颜色 Color
12级:D、E、F、G、H、I、J、K、L、M、N、<N
不同深浅的浅黄色。FANCY:黄钻-彩钻
(三)切工 Cut
比例、对称性、抛光(面)、棱。
(四)重量 Carat weight
1克拉= 0.2克,100分。 重量增加一倍,直径增加约1/4(26%) 克拉数每进位一个数,价值(价格)显著提高
五、钻石的肉眼鉴定
(一)钻石晶体原石
光泽:金刚光泽
晶体形态:常见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等。
晶面花纹:阶梯状、三角锥状生长纹。
购买钻石:可靠机构出具的证书,品质。
(二)抛光钻石
(1)火彩
没有火彩,不是钻石,或切工不好。
(2)透视试验(线条试验)
(3)放大镜观察(切工)
(4)亲油性、疏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