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点什么吧~
第三周儒家修身之道总论
儒家心性之学
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林语堂的论述:中庸之道、通情达理、人生的幸福、适合普通人的儒家思想
中国人的大同世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通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运大同篇》
【大学】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大学章句》
关于《大学》的作者曾参
古代学制及内容
三代之隆,其法寖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大学章句序》
大学的目标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礼记·学记》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礼记·学记》
【大人】
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大学章句》朱熹
何谓大人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周易》
大人,即释爻辞所利见之大人也。 有是德而当其位,乃可以当之。人与天地鬼神,本无二理。 特蔽于有我之私,是以梏于形体而不能相通。 大人无私,以道为体。曾何彼此先后之可言哉。先天不违,谓意之所为,默与道契。 后天奉天,谓知理如是,奉而行之。 回纥谓郭子仪曰:卜者言此行当见一大人而还,其占盖与此合。 若子仪者,虽未及乎夫子之所论,然其至公无我,亦可谓当时之太人矣。——《周易本义》朱熹
大人之用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周易》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 “圣无死地,贤无败局,缝祸于渺,迎祥于独,彼昏是违,伏机自触。——冯梦龙《智囊》
大人智慧的例子
宋太祖以愚困智对付徐铉。
韩滉用故人子。“滉久在二浙,所辟僚佐,各随其长,无不得人。尝有故人子谒之,考其能,一无所长,滉与之宴,竟席,未尝左右视及与并坐交言。后数日,署为随军,使监库门。其人终日危坐,吏卒无敢妄出入者。”
郭子仪 697-781,辅佐 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
司马光:“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功盖天下而主不一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
筑者:“数十年来,京城达官家墙皆是某筑。只见人改换,墙皆见在。”郭令闻之怆然。遂入奏其事,因固请老。
鱼朝恩:非公长者,能无疑乎 !
唐代宗:朕不德,治大臣忧,朕甚自愧,自今公毋疑。
唐代宗:不痴不聋,不做阿姑阿翁。
(卢)杞往谒,子仪悉屏去,或问故,子仪曰:“杞貌丑而心险,妇人见之必笑。他日得志,吾族无类矣。”
说点什么吧~
欢迎来到学堂在线广场~
在这里你可以玩活动,看资讯,晒笔记。
还可以交学友、发心情、聊人生。
在学堂的每一天,就从这里开始吧!
点击 广场指南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