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区讨论详情

【暑期班】财务分析与估值第三章
2016-07-13 10:16:18

第一节 常见的估值模型

1、股利贴现模型

  普通股权益价值=PV(股利)

2、权益现金流贴现模型

  认为股利无法估计,故在该模型中估计公司整体的现金流

  普通股权益价值=PV(自由现金流+非经营性现金流-负债现金流-其他资本索取权现金流)

3、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DCF)

  普通股权益价值=PV(自由现金流)+非经营性净资产-负债-其他资本索取权

4、调整后现值模型(APV)——基于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产生

  普通股权益价值=PV(无杠杆时的自由现金流)+杠杆带来的价值+非经营性净资产-负债-其他资本索取权

5、剩余收益模型(RIM)——EVA法

  普通股权益价值=主营业务的账面价值+PV(主营业务创造的剩余收益)+非经营性净资产-负债-其他资本索取权

剩余收益为其他创造的价值与平均收益水平之间的差额


以上五中估值模型在现实中最常用的为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与EVA贴现模型



第二节 股利贴现模型与权益现金流贴现模型

股利贴现模型

COMEQUITY=Σ[DIVt/(1+ke)t]  t=1,2,3,……

例:假设 股利3元,权益资本成本12%,股利增长率5%

则公司价值为85

若增长率:±1%变动,则价值的范围就为37.50-50.00

若股利增长率为8%,则公司价值为75

若此时增长率:±1%变动,则价值的范围为60-100

增长率越大,价值的波动范围越大

在该模型中需要计算出合适的股利增长率G-star(g*),即公司有足够的现金来支付股利,而又不会产生多余的现金,但在计算g*的过程中会发现,计算g*需要先计算公司的估值结果,因此是一个逻辑循环,故不具有现实操作性


权益现金流贴现模型

假设公司的留存收益都是投资与不创造收益的项目(净现值为0的项目),则此时权益现金流贴现模型与股利贴现模型是一样的




第三节 自由现金流的概念

现金流表             自由现金流表

经营现金流          自由现金流

投资现金流          非经营性现金流

融资现金流   =     资本现金流

净现金流       =     净现金流


自由现金流与经营现金流的区别:

自由现金流=经营现金流-公司为了维持目前的规模所必须进行的投资(资本性支出)

资本性支出通常用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投资来衡量



第四节 自由现金流的计算方法

营业收入                                净利润

-营业成本                              +资产减值的损失

-营业费用                              -公允价值变动的收益

-管理费用                              -投资收益

=不含利息的税前经营利润    -营业外收支

-税收                                     +少数股东损益

=NOPAT                                +税后利息费用(-收入)

                                              =NOPAT

NOPAT(税后营业净利润)


NOPAT

+折旧

-递延所得税增加

-经营性流动资产增加

-存货增加

+经营性流动负债增加

-资本性支出(固定资产增加+折旧)

-商誉投资(商誉增加+摊销)

=FCF



第五节 自由现金流估值的后续步骤

假设预测了5年的自由现金流,那么认为从第6年开始,该公司的自由现金流为永续年金的形式


回复:

还没有人发言哦,来抢沙发吧~

请先登录

说点什么吧~

学堂公告

各位MOOCer大家好 (^-^)V

欢迎来到学堂在线广场~

在这里你可以玩活动,看资讯,晒笔记。

还可以交学友、发心情、聊人生。

在学堂的每一天,就从这里开始吧!

点击 广场指南 了解更多

推荐活动

我要举报
提交